本站中文域名:乡音博物馆.中国
【民俗】芦山县青龙场村传统民风民俗
来源: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| 作者:唐志昂 | 发布时间: 2023-03-22 | 29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泱泱华夏,上下五千年,璀璨文明宛如浩渺星河。中华大地上每一个民族、每一个地域,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民俗与文化。

青龙场村,就是那浩渺星河的一粒朱砂。青龙场村,因芦山4·20强烈地震震中而出名。它从远古走来,曾在这里发现的灰坑里,出土了大量新旧石器的石刀、石斧、陶片,这有力地证明了青龙场村早期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。历经青衣羌国,蜀汉烟云,唐风宋雅,明清更迭,在岁月蹉跎中走进了今天。

芦山龙门镇青龙场村

青龙场村,位于芦山县北方,东邻芦山河(青衣水),西交纱帽山,南接隆兴村,北界宝盛乡玉溪村。依龙门山脉,临芦山河(青衣水)水。村境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,7个村民小组(王伙组、张伙组、白伙组、牟火组、李伙组、傅家营组、河心组),1874户5478人。村民主要是骆、牟、傅、李、白、张、王七大姓氏。

青龙场村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厚重,又毗邻少数民族地区,经历青衣羌国,蜀汉文化,茶马文化的浸染,司马相如在此镂通了“灵关古道”;“青龙关”雄关漫道诉说着那段风起云涌的往事;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”袍哥眼中的江湖;青龙村这些民风民俗,呈现了青龙村文化的多样性与繁复性,一些民风民俗已成为历史云烟中的一捧黄沙,但有的民风民俗历经传承延续至今,成为了见证历史变迁的瑰宝,这些民风民俗也是青龙场村行走的“活化石”。

民风部分

▲▲▲

跩花灯

青龙场村“跩花灯”与芦山花灯一脉相承,但又有细微区别,青龙场村“跩花灯”古老傩戏的影子更重。花灯除了乐队和帮腔外,主要角色只有两个,一“丑”一“旦”,即“三花脸”和“幺妹子”,唱腔有花灯调、瞎子调、山歌调、开山调、贺灯调等,其中包括快板、慢板、数板等对白。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,方言土语、歇后语、大实话,诙谐机趣,插科打诨,通俗易懂,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。演出不择场地,田间地头,堂屋院坝,江边坡地,随处可演。伴唱的乐器也很简单,二胡、锣、鼓、笛、唢呐等民族乐器,现在大多音响所替代。


古傩戏

青龙场村古傩戏,历史悠久,延续传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青龙场村民风彪悍,龙蛇混杂。由此青龙场村古傩戏还是借助所谓“神灵”来调解纠纷、化解矛盾的一种方式方法。青龙村古傩戏,中国的脸谱艺术,傩戏表演一直和巫师的请神祭祀有关,最早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,其中受到道教、儒教以及五斗米教的影响。巫师戴着刻有图腾的面具,将自己装扮成神,巫师一旦戴上面具,普通人就变成了“神”。面具在这里起到了人向神的转化作用,是行巫术时必不可少的道具。青龙场村古傩戏行为动作极为夸张,故事性、趣味性、神秘性更强。

唱山歌

青龙场村依山傍水,怎么少得了山歌的映衬了?受到茶马古道中背夫调与本土“柳连柳”小调的影响,劳动者在乏味的农业劳动中,站在各处山头上以打歌为趣,消困解乏、交流感情,打情骂俏,甚至设擂台比赛。它用本地特有的民歌曲谱,任意填词,再用粗犷、原始的嗓门唱出来,唱的应山应水。古往今来,青龙场村山歌口口留香,代代相传。至今,青龙场村男女老幼人人都会唱上几句,悠悠悦耳的山歌还在山间回荡。

七里夺标

在青龙场村流传久远,原为三月三“抢秧标”。此盛会,清代芦山举人竹全仁曾赞曰:“秧标插处烛荧荧,谁把冬傩变踏青。岂为蟠桃成戏局,实因祈谷闹山坷。八门排起六花阵,一鼓齐轰七里亭。边地舆情多好古,千年百室应盈宁。”旧时青龙场村百姓于每年农历三月三日,举行一年一度的祈祷丰年盛会。亭前插秧标(用青竹竿插于地。在古代,竹成了人们喜爱和崇拜的对象,神话竹,崇敬竹成了巫觋祀神的对象和手段,如庆坛中用竹做的神枪,就具有无边的法力,也含有图腾崇拜、自然崇拜之内容。故夺标中夺竹竿,蕴涵了祈祷丰收之意),形成八卦六十四门阵势。全场灯烛辉煌,主持傩祭的庆坛师(端公)挥舞法器作法祭祀,祈祷当年丰收。然后擂鼓呐喊,人们竞相跑去争抢排阵竹竿,以得竿多少卜当年运气。先到夺得者和夺得多者为胜。会期人山人海,热闹非常。青龙场村这一古老的祭祀活动,当时在芦山别具一格,颇有特色。


进入21世纪,芦山县提出文旅兴县的战略方针,芦山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“抢秧标”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,将历史文化、传统民间民俗活动、根雕艺术产业、自然景观旅游等相结合,推出了“油菜花开·七里夺标”民俗节暨根雕艺术节,每年三月油菜花开之时举行。于是,在三月三这一天,十里八乡的人们都集聚在一起开展“七里夺标”民俗活动。青龙场村村民在政府支持下,群策群力,将这一民俗活动打造成为芦山传统民俗文化的盛会。

打花杆

“打花杆”是青龙场村盛行的一种群体舞蹈,从解放前到现在一直经久不衰。因打花杆节奏欢快,简单易学,无论是婚嫁、节日、寿诞,还是开会庆典,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。“打花杆”舞具是一根4尺余长的竹杆,杆身着彩,两端嵌入铜钱之类的东西,表演者手舞彩杆,掏花踢碰,发出“呛呛铃铃”之声响,动作轻盈优美,杆花让人赏心悦目,节奏明快活泼。青龙场村“打花杆”群众基础极其深厚,几乎到了家家有花杆、人人都能打的地步。

踩高脚

“踩高脚”又叫踩高跷,是青龙场村流传千年的民俗活动。在青龙场村的文化传统中,正月十五踩高跷是很重要的一个活动。新的一年开春后,人们须高瞻远瞩,所以,在高跷上走的时间越久,预示着这个人能长时间高瞻远瞩,因此这项活动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。踩高跷时,人们踩在高高的木杆上,身体随之升高,因此也有步步升高之意。


青龙场村“踩高脚”最独特之处,是结合了青龙场村的花灯元素,“踩高脚”的一些手眼身法步都是传承了花灯的精髓,诙谐、幽默、活泼、逗趣是青龙场村花灯最大的特点。

翻舞台

青龙场村正月过年十分热闹,活动丰富,方式多种多样,其中,“翻舞台”是青龙场村村民喜闻乐见、也是青龙村最热闹的民俗活动。“翻舞台”其实雷同于福建与广东一代的采青活动。每年春节时,村上的大户人家为讨喜庆,出钱为翻舞台设置相当可观的“彩头”。

“翻舞台”的场地与道具可谓简单,只需在村上宽敞的晒坝,一张八仙桌或几张八仙桌叠摞,摆在场地中央作为“舞台”,用晒垫子卷成筒树立在八仙桌上,晒垫子上放竹斗筐,“彩头”就放在斗筐之中。“翻舞台”必须是身怀绝技、体轻如燕之人。他们艺高人胆大,胆大艺更高,在“舞台”闪展腾挪,上蹿下跳,着实好看。为争得“彩头”,除了身手了得,还必须胆大心细。不然,一个不小心就会从“舞台”跌落,轻则摔得鼻青脸肿,重则手脚折断殃及性命。最终,“翻舞台”成功之人抢得“彩头”,村民们会像英雄一样抬着村上巡游。

岁月更迭,人们生活水平提高,娱乐项目丰富多样。“翻舞台”因其危险性高,这一民俗活动已吹散消失在历史的晨风中。

舞龙灯

青龙场村当然离不开龙的元素与文化。“舞龙灯”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民俗活动。舞龙灯的龙,一般是两条,通常都安置在当地的青龙寺庙中。舞龙之日,以旌旗、锣鼓、号角为前导,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,接上龙头龙尾,举行点睛仪式。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,节节相连,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,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,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。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,竿顶竖一巨球舞龙灯,寓意“二龙戏珠”,作为引导。舞时,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,二龙首作抢球状,引起龙身上下翻飞,游走灵动。

舞灯龙是个大节日,舞到任何一处都会受到招待。舞龙的队伍有时一天可吃五六次酒宴,还会收到数量不等的红包,这叫“龙换酒”。等到舞龙完毕,就将首尾烧掉,龙身送回庙内。

青龙场村现在舞龙不仅限于春节了,每逢大型庆典活动都有舞龙队伍参加,“舞龙灯”俨然成了青龙场村保留的一个传统民俗活动。

民俗部分

▲▲▲

嫁毛虫

青龙场村庄稼田地多,当地村民们为减少庄稼病虫害,祈盼农作物大丰收,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就有一个“嫁毛虫”的习俗。家家户户买来大红纸,在大红纸上写“嫁毛虫”几个字,贴在门楣上,红纸成条写上“佛生四月八,毛虫今日嫁,嫁出深山外,永世不归家”或“毛虫四月八,嫁你化为沙。今日撵你走,不准到我家”等字句,写完将红纸粘贴在大门门框两旁,将“毛虫”风风光光地打发“出嫁”,以为此举可驱除虫害,保四季平安。寓意庄稼远离病虫害侵袭,祈盼风调雨顺农作物有好的收成。

香包子

五月端午对于青龙场村来说是一个大节气,青龙场村不仅有传统吃粽子的习俗,而且有用五彩线做“香包子”的讲究。到了五月端午前几天,青龙村村民就停下手中农活,割粽叶,泡糯米,切腊肉,剥豌豆,包粽子,妇女们三三两两聚居在一起,用广香、丁香、香佛子、百木果、陈艾叶等香料晒干后碾磨成粉。找来楠竹壳,买来五彩线,制作五颜六色棱角分明的美丽“香包子”。“香包子”香味防蚊虫,不仅可挂在床头,佩戴在小孩身上,还是少女们送给情哥哥的定情信物。

炒米虫

青龙场村自来就有春分炖腊膀、炒米虫的习俗。春分到,要开始新的一年忙碌,煮腊膀犒劳自己,使自己体力充沛,在新的一年中更加努力劳作。那一天还要“炒米虫”,就是将玉米、大豆、小麦等混着炒熟,大人、小孩捧着吃。据说炒虫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,因为把虫炒死了,农作物再也不生虫了,寓意除虫消灾,祈福一年农作物大丰收。

晒龙袍

青龙场村也许是占了一个“龙”字的缘故,每年有六月六“晒衣服”的习俗,被当地人戏称为“晒龙袍”。每当农历“六月六”这一天,青龙场村家家户户都在各自门前的树干上拉起绳子,有的还把梯子和竹竿横放在两凳之间,把所有衣、被统统晾放在上面。青龙场村四周环山绕水,空气温润潮湿,不利于衣物保管。旧时穷人家那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”的陈旧衣服舍不得丢弃,时间一长,上面沉积了很多灰尘与霉斑,有的甚至滋生螨虫和其他病毒。“六月六”这天,家家都翻箱倒柜,让衣被在太阳底下晒个“日光浴”,这就是老百姓中传说的“晒伏”。


按常规(除闰月),“六月六”已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,人们通称为“伏天”,从这时起炎热的夏天开始了。“大伏天”,太阳直射,紫外线特强,连吹在身上的风都感到火辣辣的,大家都称之为“火风”。这时暴晒衣被,一则防霉变,二则可杀菌。虽然现在日子越来越好,衣物越来越新,但“六月六,晒晒伏”“晒龙袍”的习俗还是得以保存并一直持续至今。

守田坎

青龙场村是以农业种植为主的村落,这里有个传统,就是大年夜,家家户户都要夜不闭灯“守田坎”,寓意是守着自己的田坎,来年不垮倒,能有个好收成。对青龙场村庄稼人而言,守田坎是希望来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日子红火。

守田坎并非到田间去,坐在田坎上熬夜,而是在家里围着旺旺的炉火拉家常,话农事,谋划新一年的打算。因为民以食为天,古往今来,吃饭始终是乡下人第一件大事。当然这免不了要熬更守夜,坐到鸡叫。届时,才到屋外找个地方,烧钱化纸。讲究的人家,还要准备“刀头”——就是煮熟的猪头以及酒杯,一起放在地上祭拜农神和土地菩萨。

戴杨柳

青龙场村流传民谣“清明不戴柳,死后变黄狗”,清明节插柳条是一种从古流传至今的特殊习俗,是指在清明节把柳条插在屋檐下面,不过也有人在这个时间段内将柳条插戴在身上。


青龙场村清明节除插柳外,还将柳枝编成柳环戴在头上。青龙场村插柳、戴柳,是纪念神农氏,感恩神农氏向人们传授各种有关农业的知识,使人们能通过农事填饱自己的肚子。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,清明节插柳、戴柳是为了纪念介子推,这是因为晋文王曾为感怀介子推而戴上他焚身时身旁柳树的枝条,这个行为后来被青龙场村人争相效仿从而形成插柳、戴柳的习俗。

接牛角

青龙场村祖祖辈辈以农耕文化为主,汗滴摔八瓣,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牛,作为最大且做可靠的农耕工具,村民们对其精心饲养呵护有加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“牛王菩萨诞辰”,此时已是农闲季节,为慰劳家里耕牛终年劳役之苦,那天,青龙场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自己动手做糍粑。糍粑做好后,首先用菜叶包好,喂家中的大小耕牛,既是慰劳它们一年的辛苦劳作,也是庆祝他们的生日。然后用糍粑粘在小牛头上,大牛用糍粑粘在牛角上,然后将牛儿牵到沫水河边照,让牛儿也分享丰收的喜悦。待耕牛吃好玩好后,全家老少才围坐在一起品尝糍粑,庆祝丰收。这种民俗名曰“接牛角”。


热点新闻 TOP10

1.

2.

3.

4.

5.

6.

7.

8.

9.

10.

更多